• 合影
  • 会议现场
  • 21卷1期
  • 当期目录
  • 最新录用
  • 优先出版
  • 主编推荐
  • 过刊浏览
    全选
    显示模式:: |
    2022年第卷第2期
      温州研究
    • 陈林,王兴文

      2022(2):1-6, DOI: 10.13669/j.cnki.33-1276/z.2022.019

      Abstract:

      维新运动后,随着向西方学习的深入,徐定超的教育观念虽仍未脱离“中体西用”的范畴,但有所深化。教育观方面,他尤其重视医学教育与蒙学堂教育;医学教育方面,他主张对中西医分而教之,以便精专;蒙学堂教育方面,他主张以中学为内容,为学生奠定根基。徐定超还提倡开设华侨学堂,传承中华文化。这些教育观念对今日之教育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陈泽槟,许莉琼,谭谋

      2022(2):7-9, DOI: 10.13669/j.cnki.33-1276/z.2022.020

      Abstract:

      作为温州近代史上对永嘉之学发展有贡献的重要人物之一,徐定超的永嘉之学思想尚未得到学界的充分认识。通过对徐定超生平与著作的梳理与解读,可以发现,徐定超的救亡图存实践与主张体现了鲜明的永嘉之学思想,丰富了晚清永嘉之学的思想内涵,为永嘉之学在晚清的复兴注入强大的核心力量。

    • 王薇

      2022(2):10-14, DOI: 10.13669/j.cnki.33-1276/z.2022.021

      Abstract:

      清末民初,时局动乱,浙江地处东南沿海,深受西方列强荼毒。又因受外来文明影响较深,革命氛围浓厚,民众起义此起彼伏,多方武装势力交错相争,社会愈加动荡。加之政权变革中各派系互相倾轧,政局不稳,浙江局势风雨飘摇。前清京畿道掌印御史徐定超于清末不畏列强,护路有功,转而革命;于民初稳固政局,又心系家乡, 乱局出仕,安定一方,对稳定浙江局势发挥出重要作用。

    • 徐逸龙

      2022(2):15-19, DOI: 10.13669/j.cnki.33-1276/z.2022.022

      Abstract:

      徐定超名满京畿,有功于温州地方,民国北京政府批准为其立传建祠。江心屿徐公祠是一座温州历史丰碑,百年沧桑之后鲜为人知。系统搜集亲历者和见证人留下的第一手资料,恢复江心屿徐公祠纪念传统,是温州近代史尤其是江心屿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

    • 吕朝晖

      2022(2):20-23, DOI: 10.13669/j.cnki.33-1276/z.2022.023

      Abstract:

      当前,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数字化改革为实现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文化领域产业运行效率与消费体验、加速推动“文化+”发展方式变革不断注入新动能。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利用数字技术激发宋韵瓯风作为温州独特地理与精神标识所蕴含的内生发展动力,深挖温州宋韵瓯风文化内涵,打造具有温州品牌特色的文化标杆,有利于推动浙江省“宋韵文化传世工程”建设,打造温州文化高地,赋能温州千年商港繁荣发展。

    • 王红玫

      2022(2):24-28, DOI: 10.13669/j.cnki.33-1276/z.2022.024

      Abstract:

      为助力温州形象的海外传播,检索统计1980—2022年西方主要媒体关于温州的新闻报道中的高频词、 词汇搭配、主题词,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从自然、经济、医疗、法律、文化五个维度,总结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媒体所建构的海外温州形象。研究发现,西方媒体建构的温州形象以负面为主。因此,温州海外传播过程中自我形象建构的外宣工作,应强化报道翻译中中性词汇的运用,增强翻译文本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 吕孙伟

      2022(2):29-34, DOI: 10.13669/j.cnki.33-1276/z.2022.025

      Abstract:

      《厚庄日记》反映了刘绍宽的“个体灾害史”。从记录的层面上看,刘绍宽不仅记录了发生在本地的灾害,同时亦随着新的传播媒介的普及关注了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灾害。从个体的反馈层面上看:一方面刘绍宽作为具有公共责任感的地方士绅,担负起了对灾害的探讨和防治的责任,从中折射出刘绍宽从“旧学”到“新知”的知识转型;另一方面作为受灾的个体,他对灾害所产生的个体哲思,不仅反映了他一段时间内的心境,也影响了他的整个世界观。

    • 王木顶,倪文斌

      2022(2):35-39, DOI: 10.13669/j.cnki.33-1276/z.2022.026

      Abstract:

      产业数字化是今后一段时间内各级政府和企业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温州传统产业企业数量庞大,数字化发展进程及水平不一,在推进数字化的进程中,存在企业数字化意识不强、管理基础薄弱、资源不足等问题。基于温州的相关传统产业和企业的充分调研和比较分析,发现温州产业数字化应用和转型有必要提升对数字化转型本质的认识,将数字化转型与产业和企业发展紧密结合,打造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内生驱动力,推进整个产业集群的数字化转型。

    • 职业教育
    • 闫静,方益权

      2022(2):40-47, DOI: 10.13669/j.cnki.33-1276/z.2022.027

      Abstract:

      地方政府在产教融合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中的职责、权能边界模糊,成为其推动产教深度融合的桎梏。以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相关规定为分析基础,以地方政府权责为基本论题,研究产教融合过程中存在的地方政府职权理念偏差、冲突解决机制不完善、监评机制失灵等问题发现,通过构建权责衔接紧密、完善高效的产教融合法律制度体系,强化地方立法的作用效力,健全产教融合保障机制等,可更好地明晰地方政府在产教融合制度体系中的权责职能,推动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

    • 郑蓓

      2022(2):48-52, DOI: 10.13669/j.cnki.33-1276/z.2022.028

      Abstract:

      企业导师信息素养提升是加快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推动教学信息化进程的重要途径。根据信息素养内涵与企业导师工作职责,应建立企业导师信息素养的内涵及要素框架,查找企业导师在信息素养发展中的问题,提升企业导师信息素养;应加强信息意识的熏陶和理论学习,完善培训体系,加强教学能力培训,建立和完善教学考核与激励机制,重视教学投入、共建共享数字化教学资源和环境。

    • 周洁,张乘

      2022(2):53-57, DOI: 10.13669/j.cnki.33-1276/z.2022.029

      Abstract:

      自媒体时代大众摄影、全民摄影成为风潮,建筑摄影是当下非常有传播特质的内容载体,但目前高校 “建筑摄影”课程的思政育人元素欠缺。可通过深挖课程思政内容载体、教师身先垂范、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等,更好地将高校思政教育融入“建筑摄影”课程教学实践的各环节,充分展示建筑空间价值和内涵,让学生在摄影时感受到建筑摄影的人文性,有利于实现立德树人思政教育的创新化。

    • 余强,赵梦静

      2022(2):58-62, DOI: 10.13669/j.cnki.33-1276/z.2022.030

      Abstract:

      近年来,国家连续发出高职“扩招令”。高职连续扩招在给更多青年人提供受教育机会的同时,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引擎,为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的培育注入了新动能。高职院校应结合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的现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优化培育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的对策,重点在加强创新创业培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思想教育引导、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职业培训下乡等几个方面发力。

    • 周德志

      2022(2):63-65, DOI: 10.13669/j.cnki.33-1276/z.2022.031

      Abstract:

      在实施“双高计划”的战略背景下,高校校办企业要发挥好桥梁作用,坚持学校党委的领导,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党建活力,需要加强员工对校办企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增强校办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顶岗实习等模式加强学校与校办企业的联系,从而助力高校“双高”建设。

    • 高等教育
    • 金璐,梁金慧

      2022(2):66-71, DOI: 10.13669/j.cnki.33-1276/z.2022.032

      Abstract:

      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量表(PP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定向培养士官生的积极心理资本水平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施测,结果表明,定向培养士官生的积极心理资本与心理症状成显著负相关,积极心理资本水平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好,积极心理资本中的韧性和希望因子能预测其心理健康状况。了解士官生的心理资本,有助于高校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士官生心理健康水平。

    • 王壮

      2022(2):72-77, DOI: 10.13669/j.cnki.33-1276/z.2022.033

      Abstract:

      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能力建设,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所提出新的要求,在“互联网+”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网络信息素养是不可或缺的能力。针对有关现状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为进一步提升高校辅导员网络信息素养, 高校要构建生态系统,普及科学标准,开展相应的培训,引导高校辅导员更新价值观念。

    • 社会·经济
    • 薛小莲,叶慧,罗瑞奎,阮爱清

      2022(2):78-82, DOI: 10.13669/j.cnki.33-1276/z.2022.034

      Abstract:

      采用问卷法对温州市中小微企业家心理资本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温州市中小微民营企业家心理资本相对较高,企业家心理资本与企业绩效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研究讨论了基于E-PCI-S模型的温州中小微民营企业家心理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途径,发现良好的宏观外部环境(E)通过一定的媒介和载体, 可以丰富中小微民营企业家心理资本提升的可替代资源(S),从而推动中小微民营企业家心理资本(PCI)的提升, 实现企业绩效的提高。

    • 金栋梁

      2022(2):83-86, DOI: 10.13669/j.cnki.33-1276/z.2022.035

      Abstract:

      “十四五”时期,我国社会基层治理将在新发展阶段承担更大的责任。不断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为 “十四五”规划目标实现提供基层治理层面的保障,有必要继续深化“基层党建+智慧服务”创新模式:打造一支高素质、智能化的基层管理队伍;构建和完善高效便捷的社区智慧服务网络;打造未来社区和未来乡村;实现社区治理经费来源渠道多元化;以“明责+扩权+赋能”为切入点,向基层放权赋能;扩大基层组织的管理权限。

    • 文学·艺术
    • 秦霁月

      2022(2):87-91, DOI: 10.13669/j.cnki.33-1276/z.2022.036

      Abstract:

      《忠实的朋友》的主体情节小汉斯和磨面人的故事本来是一个含有道德教训意味的故事,但童话却通过形式因素消解了内容中原本最明显的意义,甚至产生了完全相反的效果。道德教训的意图被悖论、前后矛盾、不确定性等多种方式从故事和话语两个层面解构了,意图的不明确性甚至是无意图,使得文本只剩下纯形式的乐趣,极大地彰显了唯美主义的形式至上。

    • 编辑学研究
    • 陈凯

      2022(2):92-96, DOI: 10.13669/j.cnki.33-1276/z.2022.037

      Abstract:

      “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学术期刊要在战略层面充分利用主办单位日趋提升的治理能力, 强化期刊治理意识赋能:注重运行、评价、激励及约束机制的科学引导,积极创新内容选择及其传播方式,做好职教研究大文章,着力打造开放性特色学术期刊,塑造学术期刊现代媒体传播力,真正立足于区域特色、职教改革、院校发展及其影响力的提升,实现学术期刊创新发展。

    全选
    显示模式: |
    • 叶适事功思想中政治治理与道德教化的关系

      张伟东

      Abstract:

      研究叶适事功思想自宋代至今卷帙浩繁。但叶适作为中国思想史上重要的政治伦理学家,对于其政治伦理学的研究尚待归纳完善。本文以叶适的“义利”观为切入点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将其思想还原到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还原了叶事功思想的成因、实质并探寻其价值所在,以期为当代经济发展和道德建设提供参考。

      • 1
    • 论薛季宣的乐府诗创作

      李昌平

      Abstract:

      薛季宣作为永嘉学派事功一派的创始人,人们对他的思想多有研究,而忽略了其诗文创作。薛季宣创作了62首乐府诗,包括大量的琴曲诗,其他类的乐府诗也多有创作。他的乐府诗不仅体现了文人抒情之细腻,也有学者考究之风气,还有儒者绍古之内蕴,具有鲜明的特色,在宋代乐府诗史上具有重要的诗学意义。

      • 1
    • 《忠实的朋友》中形式对意义的消解

      秦霁月

      Abstract:

      《忠实的朋友》的主体情节小汉斯和磨面人的故事本来是一个含有道德教训意味的故事,但童话却通过叙述安排等形式因素消解了内容中原本最明显的意义,甚至产生了完全相反的效果。道德教训的意图就在话语中被悖论、前后矛盾、不确定性等多种方式从内部和外部解构掉了,意图的不明确性或者甚至是无意图,使得文本只剩下了纯形式的乐趣,意义远不如形式本身重要,唯美主义形式至上的观点得到了极大的彰显。

      • 1
    • 《史记》之“蓬累”即“蚹蠃”

      余鹏政

      Abstract:

      “蓬累”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但未曾见于与《史记》同时代的其他文献中,因此,“蓬累”当存在其他书写形式。“蓬累”当为“蚹蠃”,即现在所说的蜗牛。首先,二者上古读音相近,存在为同一词的不同书写形式的可能;其次,“蚹蠃”藏身壳内爬行的特点,符合“蓬累而行”所要表达的“隐藏”之义;最后,在现代汉语方言中,“蜗牛”有一俗名为“蓬螺”。“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比喻君子不得其时,便如蜗牛藏身蠃壳而行,既“身隐”又“智隐”。

      • 1
    • 温州方言熟语的修辞特点

      庄君娴

      Abstract:

      温州的方言熟语十分有特色,在语音上体现在押韵和谐音,在语义上体现在讽刺和口语风格,在词汇上体现在叠字、附加派生词和拟态词的使用,广泛使用修辞格等。方言熟语作为群众喜闻乐道的交际用语,使人们的交流更加方便且具有趣味性,其中蕴含的修辞特点也具有审美价值。

      • 1
    • 苏轼情绪转化策略的质性文本分析

      陈金美

      Abstract:

      从词汇的角度,结合情感词典,对苏轼词中的情绪词文本展开质性文本分析。经过多次编码、分析,发现:1.苏轼在其词作中表达的情绪感受是丰富多样且频繁的。2.情感极性言,消极负向情绪较积极正向的多。3.苏轼运用的情绪转化策略包括认知重评、转移注意、允许接受、情境选择、人际支持、表达抑制、学道修禅、着眼未来、对比凸显等9种。4.使用频率言,苏轼较多使用允许接受、注意转移、认知重评、人际支持等四种转化策略来调节消极情绪感受。

      • 1
    • 刘基游踪诗与浙江山水诗路研究

      侯墨晨

      Abstract:

      2019年10月,浙江省提出建设浙江省诗路文化带。来自文成南田的浙籍文人刘基在浙江各地游居期间创作了大量山水题材诗歌,其足迹与山水诗路建设规划路线高度吻合,其游踪诗则是诗路带上不可忽视的文化资源。他的游踪诗继承谢灵运确立的山水文学审美范式,发展了唐代的地方性唱和诗精神,与他在浙交游时的地方诗人群体诗作共同构成了浙江山水诗路,丰富了今日浙江山水诗路的题材,为后人营造了一个深邃辽远的审美与文化空间。

      • 1
    • 西方媒体视域中的温州形象——语料库驱动的研究

      王红玫

      Abstract:

      为使温州形象在海外得以正确的评价,助力其更好的传播,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检索统计Factiva 和 Lexisnexis语料库中,1980s-2020s的西方主要媒体关于温州的新闻报道中的高频词、词汇搭配、主题词以及其特征,分析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媒体所建构的海外温州形象,指出了其对温州形象建构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 1
    • 基于POA“促成有效性标准”的高职实用英语 线上促成环节设计

      翁洁静

      Abstract:

      为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比率,在构建实用英语线上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以产出导向法促成有效性标准为指导、“撰写CoCo奶茶市场调研报告”的产出任务为例,从四方面设计线上促成环节:学情分析,教学流程阐释,促成方案提供和促成路径演示。基于本次实践,提炼实用英语线上促成策略:过程化设计渐进精细,促成活动与促成练习精准多样,按需提供脚手架。

      • 1
    全选
    显示模式:: |
    全选
    显示模式:: |
提交
元数据检索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主管单位: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主编:方益权
编辑出版: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
邮编:325035
电话:0577-86680159
邮箱:jwvtc@163.com
网址:http://xb.wzvtc.cn
制版印刷:温州市南方立邦印刷实业有限公司
发行单位: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671-4326
CN33-1276/Z